返回第212章 陈桥兵变  观书钤香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继承了柴荣江山的是他目前最大的儿子(七岁)柴宗训,按理说此时的柴荣应该有二十来岁的孩子了啊,毕竟柴荣死的时候已经三十九岁了,就算是现在社会,将近四十岁的人,怎么也有十六七八岁孩子,更不用说在古代倡导早婚早育,男孩十五六岁就能娶妻生子,女孩十三四岁就能出嫁的时代。柴荣的确是有年纪大的儿子,但是都死了,大家还记得,郭威造反的时候,刘承佑一口气把郭威和柴荣家里的人全部杀死了,这里面就有柴荣的媳妇刘氏,还有他的几个半大孩子。现在柴荣的几个孩子,都是后来和平时期生养的,所以最大的这才七岁。柴宗训做了皇帝,但是一个七岁的小孩能干啥?反正我知道,我七岁的时候学前班刚刚结束,还没有进入小学教育阶段,整天摇头晃脑的跟着老师背“鹅鹅鹅,曲项向天歌。”有时候一边背还一边把脖子伸的老长。而此时就显现出柴荣当时安排的重要性了,因为此时执政的就是当时他安排的那些人。武将就是赵匡胤,文臣就是范质等人,而在宫里保证柴宗训有一个良好的童年,负责日常照看的就是小符皇后。这样的安排可以说是煞费苦心,但是一句俗话说得好:“最坚固的城池,总是从内部攻破。”柴宗训目前还属于啥都不懂的年代,整天被小符皇后照顾着,朝廷政治交给了范质等人,国家安全有赵匡胤还有柴宗训的表叔李重进等人,这些人都是柴荣生前信任的,而柴荣信任的就是小符皇后和柴宗训信任的,就是满朝文臣倚重的。柴宗训按照规矩,一登基就开始大赏群臣,这项工作搞了不少的时间,其他的时间,到时没有什么事情,整个后周看起来十分的平静。偶尔边关的北汉和契丹小打小闹过来溜一圈,也都被守边的将士打了回去,契丹的耶律璟虽然有能力发起战争,但是他不想,他有时间还不如睡睡觉、打打猎,没事打啥仗啊。北汉方面,倒是一直想打,但是北汉无力,搞了几次都被守边的大将打了回去,后来也老实了。他们知道了,就算是后周没有柴荣,那也不是他北汉能够趁火打劫的。此时的周朝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每个人都相信,只要是这样发展下去,等到小皇帝长大,就能继续进行柴荣没有干下去的工作了,而后周的百姓也是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生活条件一天比一天好,日子越来越有盼头,作为当时最强大国家的国民,他们很自豪。显德六年(公元959年)在柴荣死后的后半年,就这么在一片热闹声中结束了,在又一阵喧嚣声中,迎来了新的一年。公元960年,此时的柴宗训还没有改年号,所以还用沿用显德年号,被称为显德七年。作为京城的开封,在一阵热闹轰轰的环境中,度过了新年,每个人都是喜气洋洋,新的一年,新的皇帝登基,整个国家看起来越来越有盼头了,很多人都是发自内心的高兴,而柴荣死去的悲伤也渐渐被抚平。但是就在这一阵热闹和喜气洋洋的情景刚刚过去,突然边关传来了急报。契丹主力进攻定州、镇州一带,请中央速度派遣大军前去救援,不然边关危急。这一个消息,让很多人从新年的快乐中醒了过来,但是文臣们都是一群能说会道的书生,打仗不行,小符皇后年纪轻轻的,有什么主意?至于柴宗训,刚刚八岁的小孩还是在盯着个蚂蚁能看一天的年纪,让他做决定,更是没谱。所以这事最终还是要靠赵匡胤。咳,在这里插播一下,历史上关于这一次的边关告急那是存在争议的,但是现在争议已经不存在了,因为已经为这个重要问题定性了。根据宋史的记载,所有宋朝的史书,基本上都是说这一次边关真的告急了,契丹真的来了,赵匡胤一开始就是去平定契丹的,但是半路上被他的部下们劫持了。可是在契丹和后来元朝的一些史册上,对于这一战都没有任何记载,而随着史料的丰富,更多的史料证明,当时根本没有所谓的边关告急,所谓的契丹入侵不过是赵匡胤集团找的一个借口,也是为他们实施兵变创造一个机会。此时的赵匡胤在柴荣的帮助下,已经成了当时后周实力最强大的一支军队,也是后周对外战争的主力,殿前侍卫亲军的最高指挥。在之前,柴荣因为怀疑张永德在他死了之后要造反,所以这才把张永德换掉,毕竟那时候的张永德在殿前侍卫亲军里面已经很长时间了,他在这里面根基深厚,拥有很高的权威,所以柴荣就把刚刚提拔起来的一个将军作为侍卫亲军的统帅,他觉得此时的赵匡胤刚刚发迹没多长时间,威望不高,但是能力很强,很适合为他的儿子保驾护航。但是柴荣没想到当初的张永德在殿前侍卫亲军里面主要的关系在高层,很多的将领都是认准张永德。但是赵匡胤虽然是一个新上来的将军,但是他在基层的时间很长,他在殿前侍卫亲军内部拥有不少的拥护者,而且这些拥护者大部分都是基层人员,柴荣算无遗策,但是这一点应该是没有想到。赵匡胤一直以来都是很有雄心壮志的,他在跟着柴荣的时候的确是没有想过要造反,因为对于柴荣,他也是打心眼里佩服,他觉得能够跟着柴荣建立一番功业,那也是人生一件幸事。毕竟那时候的柴荣比着唐太宗等人也是不遑多让,要是柴荣不死,搞一个显德盛世也是很有可能的,想一下李世民的搞得凌烟阁,赵匡胤想着能够跟着柴荣混个功臣,那就算是幸运了,他还没想过造反。但是柴荣死了之后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