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来了个卖蛋糕的军属小姐姐[年代] 第238 甜妹奶茶
想起自己刚刚说的话以及话语间自己都嫌弃的小家子气,就觉得自己已经输了。
为什么要那么不体面?
果然,她看到黄玲和文工团那几个后辈小姑娘看她的眼神里都透着鄙夷。
连杨主任默默地看了她一眼。
苏玉晓看着面前的明香,想着自己的现状,面子和心脏都像是在被架在火上烤。
明香却没那么多想法。
故地遇故人,她还是很开心的。
尤其是这几个人显然本来是要去当她的顾客的。
明香:“杨主任,你们这是要进去买蛋糕?”
杨主任点了点头:“是啊,明香。”
她抬头看了看那招牌,忽然想起来什么似的,露出一丝尴尬的笑意来。
“明香,听说这店是你开的呀?”
明香点了点头。
杨主任心一下子又空落落的了。
前几年,人家传,说有个岛上的军区食堂来了个非常做会做点心的女军属。
点心花样又多,味道又好,大家都抢着吃,全国的军人都晓得了。
那时候杨主任也不知道他们说的是谁,只一个亲戚给她带了点过来。
记得好像是一袋子什么蘑菇面包。
吃起来松松软软甜甜的,上头还放了那种死贵死贵的可可粉,他们一家都爱吃。
尤其她孙子孙女儿们,吃完之后还要求着要再给,不给就哭闹,跟小时候犯奶瘾似的。
后来这家明香甜艺糕点铺就进了京市。
本来以为卖的都是些传统的点心,谁想人家传统的点心也是卖了,而且非常精致好吃,却还卖了一些他们从来没见过的东西。
杨主任记得好像叫什么蛋糕、什么巴斯克,什么泡芙之类的,还有什么团子啦、布丁啦……
琳琅满目,说不上有多少种花样。
杨主任自从吃了亲戚送过来的那种面包不知怎么的就觉得非常对胃口,又好像很熟悉似的。
于是对这种东西也非常喜爱,跟她孙子孙女儿们也差不多了。
她亲自过来看了看。
进到店里面,她觉得这种一个人穿在货柜和展台中间,看着漂亮又奇特的点心,闻着那香甜的味道慢慢自由挑选的感觉非常舒坦。
于是脑袋一热,当天她就买了一个大蛋糕回去。
吃完没几天,她又犯了馋,就又来了几次。
渐渐地,她
就开始注意到这家店的招牌了。
等看到“明香”两个字,她的心脏都跳停了,想着不会是那个明香吧。
后来又找人打听了一下,也有人说是,也有人说不是。
杨主任那时一边吃着那贵得要命却很好吃的蛋糕,一边不甘心地想,不能是明香,怎么可能是明香呢?
但想起当初明香给她送的那些点心的味道又觉得还挺像的,于是心里七上八下。
其实,哪怕人家把明香的营业执照甩她脸上,她都还恨不得这家店不是明香开的。
这样一家店,得多有钱才开得起来呀?
相反,生意这么好、全京市都没有第二家类似店铺的店,一天得挣多少钱啊!
这要是明香开的,明香岂不是要成为全国第一个女首富了?
笑话!
可她又不知怎么的,总觉得这家店应该就是明香开的。
谁想今天到正主面前证实了,于是心里那个酸呀,咕噜噜地就往上冒。
怎么能有人过得这么好呢?
嫁进了那样的家庭,遇到了那样的丈夫,生了那么可爱的孩子,自己还做起了老板!
是的,是老板,绝对不是老板娘。
也不是说曾家不可以做生意,这年头刚出文件,允许一部分军人做生意。
可看曾家人的性子,再看明香那从容自得、掌控一切的样子,显然不会是依附于人家的人。
这家店铺就是明香自己的,杨主任非常确信。
可是因为这个,杨主任更加抓心挠肝的了。
因为她知道,这“明香甜艺”可不止京市这一家。
非要说的话,这是一个品牌,一个有工厂、有公司、有总店和分店的品牌,是一套庞然大物,一个轰隆隆的巨大的挣钱机器。
明香啊明香,再也不是从前那个从乡下来的、和妈妈妹妹相依为命,家里穷到要靠妈妈找野男人才勉强过活的苦瓜菜了。
杨主任把自家全部的财产想了一遍,又把她那精明脑袋瓜能估算出来的明香的财产比了比,顿时觉得自己前半生都白活了。
偏偏人家有钱不说,还有个绝对威武的丈夫。
真是啥啥都不缺了。
以后在哪都是横着走。
杨主任想到这里,懊悔的情绪又把她的肠子拧得酸痛。
但从蛋糕店里飘出来的香味让她的脑子霎时清醒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