巅峰学霸 第331 一桶布丁
主打一个看着像是很贵,就是不好吃。
当然乔喻照例没参加晚宴。
主要是这些数学家们私底下应付起来比较麻烦。不过也不会亏待他,学校专门为他举办了一场小型的庆功宴。
虽然导师跟袁老没能来,但乔喻这些年组建的班底一个没漏,都过来了。
加上乔曦也在,足以让乔喻只觉得志得意满。
唯一让乔喻感觉颇为可惜的是,这次在华夏举办的报告会,伯克利分校的弗兰克教授没来。
当然也可能是学校没有跟这位教授发邀请。所以他就没专门赶过来。
不过乔喻猜弗兰克现在应该挺后悔的。
毕竟没赶上他发表两个新的梅森素数。失去了一次帮自家公司邀请他加盟的机会。
事实上,此时远在西大的弗兰克的确挺后悔!
不过后悔的不是没能来参加这次燕北大学举办的数学盛会,而是后悔第一次见他的时候,没有直接认亲。
是的,弗兰克从来就没像这次这般后悔过。
哪怕之前乔喻解决了黎曼猜想,他也曾后悔,但不像昨天那样,肠子都快悔青了!
因为这次情况显然不太一样。
乔喻直接公布两个新的梅森素数,带来的影响太大了。
这次可不止是学术界的影响,甚至直接影响到了金融界。
弗兰克比任何人都清楚这代表着数以亿计的财富。
他这么多年追求的不就是这些吗?
从华夏移民到美国,不遗余力的往上爬,正在拿奖,甚至希望拿到菲尔兹奖,最终目的不就是能轻松拿到各种项目,从而过上受人尊敬的富裕生活……
现在他所追求的一切似乎近在咫尺,又似乎远在天边……
两难抉择
是的,当看到了燕北那场声势浩大的报告会视频之后,弗兰克一宿都没睡着他从头开始审视了一遍了自己的人生。
中肯的说,刚从华夏来到美国那时候他还是感觉很满意的。
毕竟那个时候他觉得一切都很新鲜,每天呆在校园里的生活过的也不错。不需要他去愁生计方面的问题。
毕业的时候他又误打误撞的进入了艾森家族。并在其他同学还在为找工作而苦恼的时候,顺利拿到了伯克利的教职,生活稳定,家庭幸福。
最重要的是,那个时候美国的物价并不高,虽然有着让他都觉得颇为诟病的税负,但以他的收入,还是能过上不错的生活。
虽然之后经历了通货膨胀,但如果按照他岳父的父亲卢卡斯·艾森的规划,
未来他的收入也能水涨船高。甚至能过的越来越好。
显然意外就出现在养喻的横空出世,
这个华夏的少年天才突然就让他报销了五年的努力。
这甚至让他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没能在诸多大佬面前刷个脸。
还是靠看卢卡斯的面子,才勉强能在小型分会厅做了一个三十分钟的报告。
听众都蓼寥无几,就更别说什么影响力了,就是勉强刷了个声望。
本来如果一切顺利,他今年会因为在几何朗兰兹猜想方面的工作,而拿到一个美国数学学会颁发的萨尔维奖以及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到一个数学界青年奖。
这些都是为了他能在下届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拿到更高荣誉奠基。
但现在看来一切都没希望了。反正菲尔兹奖已经彻底不可能了。
如果说之前他还有一丝惦念,国际数学家大会之后卢卡斯就直接跟他谈过这个问题。
鉴于他自前实在不可能做出什么突出成果,卢卡斯也不可能在他拿不出什么有说服力成果的情况下硬推他上去。
也是没办法,卢卡斯·艾森虽然拿到过菲尔兹奖,但还在世的菲尔兹奖得主很多,没谁真能一手遮天。
甚至比卢卡斯·艾森资历更老的菲尔兹奖得主都大有人在。比如皮埃尔·德里尼,爱德华·威腾这些人。
年轻一代的菲尔兹奖得主在学界的名声更大。比如彼得·舒尔茨、陶轩之、
乔喻。
有这些人盯着,想要运作的难度可想而知。
更别提卢卡斯·艾森也品出味道来了,他有种感觉,似乎那颗新兴的数学之星就是在针对弗兰克。
可他私底下打听过,也亲眼观察过两人打交道,实在没看出两人之间有什么异样,不像是之前有过交集的样子。
但不管乔喻是否主动针对弗兰克,结果都不可能改变了。
只能说数学家的黄金年龄太宝贵了,是否有那个天分很早也会显现。大器晚成的例子虽然有,但真把个例当成普遍情况,那就是个大笑话了。
所以他也只能很遗憾的告诉弗兰克,他的机会很渺茫了。不如把自标放得更实际一点,能在伯克利争取到一个终生教授的身份就很不错了。
但这显然跟弗兰克对自己的要求不符。